LevelDB
LevelDB
LevelDB 是 Google 开源的持久化 KV 单机数据库,具有很高的随机写,顺序读/写性能,但是随机读的性能很一般,也就是说,LevelDB很适合应用在查询较少,而写很多的场景
LevelDB 是一个 C++ 语言编写的高效键-值嵌入式数据库,目前对亿级的数据也有着非常好的读写性能。虽然 LevelDB 有着许多键-值数据库所不具备的优秀特性,但是与 Redis 等一些主流键-值数据库相比也有缺陷。
优点
- key 与 value 采用字符串形式,且长度没有限制;
- 数据能持久化存储,同时也能将数据缓存到内存,实现快速读取;
- 基于 key 按序存放数据,并且 key 的排序比较函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 支持简易的操作接口 API,如 Put、Get、Delete,并支持批量写入;
- 可以针对数据创建数据内存快照;
- 支持前向、后向的迭代器;
- 采用 Google 的 Snappy 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少存储空间;
- 基本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模块,可非常容易地移植到 Windows、Linux、UNIX、Android、iOS。
缺点
- 不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支持 SQL 查询与索引;
- 只支持单进程,不支持多进程;
- 不支持多种数据类型;
- 不支持客户端-服务器的访问模式。用户在应用时,需要自己进行网络服务的封装。
基本概念
leveldb 是一个写性能十分优秀的存储引擎,是典型的 LSM 树(Log Structured-Merge Tree)实现。LSM 树的核心思想就是放弃部分读的性能,换取最大的写入能力。
LSM 树写性能极高的原理,简单地来说就是尽量减少随机写的次数。对于每次写入操作,并不是直接将最新的数据驻留在磁盘中,而是将其拆分成(1)一次日志文件的顺序写(2)一次内存中的数据插入。leveldb 正是实践了这种思想,将数据首先更新在内存中,当内存中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阈值,将这部分数据真正刷新到磁盘文件中,因而获得了极高的写性能(顺序写 60MB/s, 随机写 45MB/s)。
整体架构
leveldb 中主要由以下几个重要的部件构成:
- memtable
- immutable memtable
- log(journal)
- sstable
- manifest
- current
memtable
之前提到,leveldb 的一次写入操作并不是直接将数据刷新到磁盘文件,而是首先写入到内存中作为代替,memtable 就是一个在内存中进行数据组织与维护的结构。memtable 中,所有的数据按用户定义的排序方法排序之后按序存储,等到其存储内容的容量达到阈值时(默认为 4MB),便将其转换成一个不可修改的 memtable,与此同时创建一个新的 memtable,供用户继续进行读写操作。memtable 底层使用了一种跳表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效率可以比拟二叉查找树,绝大多数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immutable memtable
memtable 的容量到达阈值时,便会转换成一个不可修改的 memtable,也称为 immutable memtable。这两者的结构定义完全一样,区别只是 immutable memtable 是只读的。当一个 immutable memtable 被创建时,leveldb 的后台压缩进程便会将利用其中的内容,创建一个 sstable,持久化到磁盘文件中。
log
leveldb 的写操作并不是直接写入磁盘的,而是首先写入到内存。假设写入到内存的数据还未来得及持久化,leveldb 进程发生了异常,抑或是宿主机器发生了宕机,会造成用户的写入发生丢失。因此 leveldb 在写内存之前会首先将所有的写操作写到日志文件中,也就是 log 文件。当以下异常情况发生时,均可以通过日志文件进行恢复:
- 写 log 期间进程异常;
- 写 log 完成,写内存未完成;
- write 动作完成(即 log、内存写入都完成)后,进程异常;
- Immutable memtable 持久化过程中进程异常;
- 其他压缩异常(较为复杂,首先不在这里介绍);
当第一类情况发生时,数据库重启读取 log 时,发现异常日志数据,抛弃该条日志数据,即视作这次用户写入失败,保障了数据库的一致性;
当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情况发生了,均可以通过 redo 日志文件中记录的写入操作完成数据库的恢复。
每次日志的写操作都是一次顺序写,因此写效率高,整体写入性能较好。
此外,leveldb 的用户写操作的原子性同样通过日志来实现。
sstable
虽然 leveldb 采用了先写内存的方式来提高写入效率,但是内存中数据不可能无限增长,且日志中记录的写入操作过多,会导致异常发生时,恢复时间过长。因此内存中的数据达到一定容量,就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中。除了某些元数据文件,leveldb 的数据主要都是通过 sstable 来进行存储。
虽然在内存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按序排列的,但是当多个 memetable 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后,对应的不同的 sstable 之间是存在交集的,在读操作时,需要对所有的 sstable 文件进行遍历,严重影响了读取效率。因此 leveldb 后台会“定期“整合这些 sstable 文件,该过程也称为 compaction。
随着 compaction 的进行,sstable 文件在逻辑上被分成若干层,由内存数据直接 dump 出来的文件称为 level 0 层文件,后期整合而成的文件为 level i 层文件,这也是 leveldb 这个名字的由来。
注意,所有的 sstable 文件本身的内容是不可修改的,这种设计哲学为 leveldb 带来了许多优势,简化了很多设计。具体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具体解释。
manifest
leveldb 中有个版本的概念,一个版本中主要记录了每一层中所有文件的元数据,元数据包括
- 文件大小
- 最大 key 值
- 最小 key 值
该版本信息十分关键,除了在查找数据时,利用维护的每个文件的最大/小 key 值来加快查找,还在其中维护了一些进行 compaction 的统计值,来控制 compaction 的进行。
以 goleveldb 为例,一个文件的元数据主要包括了最大最小 key,文件大小等信息;
|
|
一个版本信息主要维护了每一层所有文件的元数据。
|
|
当每次 compaction 完成(或者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当每次 sstable 文件有新增或者减少),leveldb 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version,创建的规则是:
|
|
versionEdit 指代的是基于旧版本的基础上,变化的内容(例如新增或删除了某些 sstable 文件)。
manifest 文件就是用来记录这些 versionEdit 信息的。
一个 versionEdit 数据,会被编码成一条记录,写入 manifest 文件中。例如下图便是一个 manifest 文件的示意图,其中包含了 3 条 versionEdit 记录,每条记录包括
- 新增哪些 sst 文件
- 删除哪些 sst 文件
- 当前 compaction 的下标
- 日志文件编号
- 操作 seqNumber
等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leveldb 便可以在启动时,基于一个空的 version,不断 apply 这些记录,最终得到一个上次运行结束时的版本信息。
current
这个文件的内容只有一个信息,就是记载当前的 manifest 文件名。
因为每次 leveldb 启动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Manifest 文件。因此数据目录可能会存在多个 Manifest 文件。Current 则用来指出哪个 Manifest 文件才是我们关心的那个 Manifest 文件。
读写操作
写操作
leveldb 以其优秀的写性能著名,在本文中就先来分析一下 leveldb 整个写入的流程,底层数据结构的支持以及为何能够获取极高的写入性能。
整体流程
leveldb 的一次写入分为两部分:
- 将写操作写入日志;
- 将写操作应用到内存数据库中;
之前已经阐述过为何这样的操作可以获得极高的写入性能,以及通过先写日志的方法能够保障用户的写入不丢失。
其实leveldb仍然存在写入丢失的隐患。在写设置为非同步的情况下,在写完日志文件以后,操作系统并不是直接将这些日志文件数据真正落到磁盘中,而是暂时留在操作系统缓存中,因此当用户写入操作完成,操作系统还未来得及落盘的情况下,发生系统宕机,就会造成写丢失;但是若只是进程异常退出,则不存在该问题。
写类型
leveldb 对外提供的写入接口有 Put 和 Delete 两种。这两种本质对应同一种操作,Delete操作同样会被转换成一个value为空的Put操作。
除此以外,leveldb 还提供了一个批量处理的工具 Batch,用户可以依据 Batch 来完成批量的数据库更新操作,且这些操作是原子性的。
batch结构
无论是 Put/Del 操作,还是批量操作,底层都会为这些操作创建一个 batch 实例作为一个数据库操作的最小执行单元。因此首先介绍一下 batch 的组织结构。
在 batch 中,每一条数据项都按照上图格式进行编码。每条数据项编码后的第一位是这条数据项的类型(更新还是删除),之后是数据项 key 的长度,数据项 key 的内容;若该数据项不是删除操作,则再加上 value 的长度,value 的内容。
batch 中会维护一个 size 值,用于表示其中包含的数据量的大小。该 size 值为所有数据项 key 与 value 长度的累加,以及每条数据项额外的 8 个字节。这 8 个字节用于存储一条数据项额外的一些信息。
key 值编码 internalKey
当数据项从 batch 中写入到内存数据库中时,需要将一个 key 值的转换,即在 leveldb 内部,所有数据项的 key 是经过特殊编码的,这种格式称为 internalKey。
internalkey 在用户 key 的基础上,尾部追加了 8 个字节,用于存储:
- 该操作对应的 sequence number
- 该操作的类型。
其中,每一个操作都会被赋予一个 sequence number。该计数器是在 leveldb 内部维护,每进行一次操作就做一个累加。由于在 leveldb 中,一次更新或者一次删除,采用的是 append 的方式,并非直接更新原数据。因此对应同样一个 key,会有多个版本的数据记录,而最大的 sequence number 对应的数据记录就是最新的。
此外,leveldb 的快照(snapshot)也是基于这个 sequence number 实现的,即每一个 sequence number 代表着数据库的一个版本。
合并写
leveldb 中,在面对并发写入时,做了一个处理的优化。在同一个时刻,只允许一个写入操作将内容写入到日志文件以及内存数据库中。
不过为了在写入进程较多的情况下,减少日志文件的小写入,增加整体的写入性能,leveldb 将一些“小写入”合并成一个“大写入”。
流程如下:
第一个获取到写锁的写操作
- 第一个写入操作获取到写入锁;
- 在当前写操作的数据量未超过合并上限,且有其他写操作 pending 的情况下,将其他写操作的内容合并到自身;
- 若本次写操作的数据量超过上限,或者无其他 pending 的写操作了,将所有内容统一写入日志文件,并写入到内存数据库中;
- 通知每一个被合并的写操作最终的写入结果,释放或移交写锁;
其他写操作:
- 等待获取写锁或者被合并;
- 若被合并,判断是否合并成功,若成功,则等待最终写入结果;反之,则表明获取锁的写操作已经 oversize 了,此时,该操作直接从上个占有锁的写操作中接过写锁进行写入;
- 若未被合并,则继续等待写锁或者等待被合并;
原子性
leveldb 的任意一个写操作(无论包含了多少次写),其原子性都是由日志文件实现的。一个写操作中所有的内容会以一个日志中的一条记录,作为最小单位写入。
考虑以下两种异常情况:
- 写日志未开始,或写日志完成一半,进程异常退出;
- 存储一个写操作的部分写已经被记载到日志文件中了,但仍然有部分写未被记录,这种情况下,当数据库重新启动恢复时,读到这条日志记录时,发现数据异常,直接丢弃或退出,实现了写入的原子性保障。
- 写日志完成,进程异常退出;
- 写日志已经完成,写入日志的数据未真正持久化,数据库启动恢复时通过 redo 日志实现数据写入,仍然保障了原子性。
读操作
leveldb 提供给用户两种进行读取数据的接口:
- 直接通过
Get
接口读取数据; - 首先创建一个 snapshot,基于该 snapshot 调用 Get 接口读取数据;
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第一种调用方式默认地以当前数据库的状态创建了一个snapshot,并基于此snapshot进行读取。
读者可能不了解 snapshot(快照)到底是什么?简单地来说,就是数据库在某一个时刻的状态。基于一个快照进行数据的读取,读到的内容不会因为后续数据的更改而改变。
由于两种方式本质都是基于快照进行读取的,因此在介绍读操作之前,首先介绍快照。
快照
快照代表着数据库某一个时刻的状态,在 leveldb 中,作者巧妙地用一个整型数来代表一个数据库状态。
在 leveldb 中,用户对同一个 key 的若干次修改(包括删除)是以维护多条数据项的方式进行存储的(直至进行 compaction 时才会合并成同一条记录),每条数据项都会被赋予一个序列号,代表这条数据项的新旧状态。一条数据项的序列号越大,表示其中代表的内容为最新值。
因此,每一个序列号,其实就代表着 leveldb 的一个状态。换句话说,每一个序列号都可以作为一个状态快照。
当用户主动或者被动地创建一个快照时,leveldb 会以当前最新的序列号对其赋值。例如图中用户在序列号为 98 的时刻创建了一个快照,并且基于该快照读取 key 为“name”的数据时,即便此刻用户将"name"的值修改为"dog",再删除,用户读取到的内容仍然是“cat”。
所以,利用快照能够保证数据库进行并发的读写操作。
在获取到一个快照之后,leveldb 会为本次查询的 key 构建一个 internalKey(格式如上文所述),其中 internalKey 的 seq 字段使用的便是快照对应的 seq。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过滤掉所有 seq 大于快照号的数据项。
读取
leveldb 读取分为三步:
- 在 memory db 中查找指定的 key,若搜索到符合条件的数据项,结束查找;
- 在冻结的 memory db 中查找指定的 key,若搜索到符合条件的数据项,结束查找;
- 按低层至高层的顺序在 level i 层的 sstable 文件中查找指定的 key,若搜索到符合条件的数据项,结束查找,否则返回 Not Found 错误,表示数据库中不存在指定的数据;
注意 leveldb 在每一层 sstable 中查找数据时,都是按序依次查找 sstable 的。
0 层的文件比较特殊。由于 0 层的文件中可能存在 key 重合的情况,因此在 0 层中,文件编号大的 sstable 优先查找。理由是文件编号较大的 sstable 中存储的总是最新的数据。
非 0 层文件,一层中所有文件之间的 key 不重合,因此 leveldb 可以借助 sstable 的元数据(一个文件中最小与最大的 key 值)进行快速定位,每一层只需要查找一个 sstable 文件的内容。
在 memory db 或者 sstable 的查找过程中,需要根据指定的序列号拼接一个 internalKey,查找用户 key 一致,且 seq 号不大于指定 seq 的数据,具体的查找过程可见 “内存数据库”和 “sstable” 两篇章。
日志
为了防止写入内存的数据库因为进程异常、系统掉电等情况发生丢失,leveldb 在写内存之前会将本次写操作的内容写入日志文件中。
在 leveldb 中,有两个 memory db,以及对应的两份日志文件。其中一个 memory db 是可读写的,当这个 db 的数据量超过预定的上限时,便会转换成一个不可写的 memory db,与此同时,与之对应的日志文件也变成一份 frozen log。
而新生成的 immutable memory db 则会由后台的 minor compaction 进程将其转换成一个 sstable 文件进行持久化,持久化完成,与之对应的 frozen log 被删除。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日志的结构、写入读取操作。
日志结构
为了增加读取效率,日志文件中按照 block 进行划分,每个 block 的大小为 32KiB。每个 block 中包含了若干个完整的 chunk。
一条日志记录包含一个或多个 chunk。每个 chunk 包含了一个 7 字节大小的 header,前 4 字节是该 chunk 的校验码,紧接的 2 字节是该 chunk 数据的长度,以及最后一个字节是该 chunk 的类型。其中 checksum 校验的范围包括 chunk 的类型以及随后的 data 数据。
chunk 共有四种类型:full,first,middle,last。一条日志记录若只包含一个 chunk,则该 chunk 的类型为 full。若一条日志记录包含多个 chunk,则这些 chunk 的第一个类型为 first, 最后一个类型为 last,中间包含大于等于 0 个 middle 类型的 chunk。
由于一个 block 的大小为 32KiB,因此当一条日志文件过大时,会将第一部分数据写在第一个 block 中,且类型为 first,若剩余的数据仍然超过一个 block 的大小,则第二部分数据写在第二个 block 中,类型为 middle,最后剩余的数据写在最后一个 block 中,类型为 last。
日志内容
日志的内容为写入的 batch 编码后的信息。
具体的格式为:
一条日志记录的内容包含:
- Header
- Data
其中 header 中有
- 当前 db 的 sequence number
- 本次日志记录中所包含的 put/del 操作的个数。
紧接着写入所有 batch 编码后的内容。
日志写
日志写入流程较为简单,在 leveldb 内部,实现了一个 journal 的 writer。首先调用 Next 函数获取一个 singleWriter,这个 singleWriter 的作用就是写入一条journal记录。
singleWriter 开始写入时,标志着第一个 chunk 开始写入。在写入的过程中,不断判断 writer 中 buffer 的大小,若超过 32KiB,将 chunk 开始到现在做为一个完整的 chunk,为其计算 header 之后将整个 chunk 写入文件。与此同时 reset buffer,开始新的 chunk 的写入。
若一条 journal 记录较大,则可能会分成几个 chunk 存储在若干个 block 中。
日志读
同样,日志读取也较为简单。为了避免频繁的 IO 读取,每次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时,按 block(32KiB)进行块读取。
每次读取一条日志记录,reader 调用 Next 函数返回一个 singleReader。singleReader 每次调用 Read 函数就返回一个 chunk 的数据。每次读取一个 chunk,都会检查这批数据的校验码、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信息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且用户要求严格的正确性,则返回错误,否则丢弃整个 chunk 的数据。
循环调用 singleReader 的 read 函数,直至读取到一个类型为 Last 的 chunk,表示整条日志记录都读取完毕,返回。
内存数据库
leveldb 中内存数据库用来维护有序的 key-value 对,其底层是利用跳表实现,绝大多数操作(读/写)的时间复杂度均为 O(log n),有着与平衡树相媲美的操作效率,但是从实现的角度来说简单许多,因此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下内存数据库的实现细节。
跳表
概述
跳表(SkipList)是由 William Pugh 提出的。他在论文《Skip lists: a probabilistic alternative to balanced trees》中详细地介绍了有关跳表结构、插入删除操作的细节。
这种数据结构是利用概率均衡技术,加快简化插入、删除操作,且保证绝大大多操作均拥有 O(log n)的良好效率。
作者在他的论文中这样介绍跳表:
平衡树(以红黑树为代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数据结构,为了维持树结构的平衡,获取稳定的查询效率,平衡树每次插入可能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节点旋转等操作。作者设计跳表的目的就是借助概率平衡,来构建一个快速且简单的数据结构,取代平衡树。
作者从链表讲起,一步步引出了跳表这种结构的由来。
图 a 中,所有元素按序排列,被存储在一个链表中,则一次查询之多需要比较 N 个链表节点;
图 b 中,每隔 2 个链表节点,新增一个额外的指针,该指针指向间距为 2 的下一个节点,如此以来,借助这些额外的指针,一次查询至多只需要⌈n/2⌉ + 1 次比较;
图 c 中,在图 b 的基础上,每隔 4 个链表节点,新增一个额外的指针,指向间距为 4 的下一个节点,一次查询至多需要⌈n/4⌉ + 2 次比较;
作者推论,若每隔 2^ i 个节点,新增一个辅助指针,最终一次节点的查询效率为 O(log n)。但是这样不断地新增指针,使得一次插入、删除操作将会变得非常复杂。
一个拥有k个指针的结点称为一个k层结点(level k node)。按照上面的逻辑,50%的结点为 1 层节点,25%的结点为 2 层节点,12.5%的结点为 3 层节点。若保证每层节点的分布如上述概率所示,则仍然能够相同的查询效率。图 e 便是一个示例。
维护这些辅助指针将会带来较大的复杂度,因此作者将每一层中,每个节点的辅助指针指向该层中下一个节点。故在插入删除操作时,只需跟操作链表一样,修改相关的前后两个节点的内容即可完成,作者将这种数据结构称为跳表。
结构
一个跳表的结构示意图如上所示。
跳跃列表是按层建造的。底层是一个普通的有序链表。每个更高层都充当下面链表的"快速通道",这里在层 i 中的元素按某个固定的概率 p (通常为 0.5 或 0.25)出现在层 i+1 中。平均起来,每个元素都在 1/(1-p) 个列表中出现,而最高层的元素(通常是在跳跃列表前端的一个特殊的头元素)在 O(log1/p n) 个列表中出现。
查找
在介绍插入和删除操作之前,我们首先介绍查找操作,该操作是上述两个操作的基础。
例如图中,需要查找一个值为 17 的链表节点,查找的过程为:
- 首先根据跳表的高度选取最高层的头节点;
- 若跳表中的节点内容小于查找节点的内容,则取该层的下一个节点继续比较;
- 若跳表中的节点内容等于查找节点的内容,则直接返回;
- 若跳表中的节点内容大于查找节点的内容,且层高不为 0,则降低层高,且从前一个节点开始,重新查找低一层中的节点信息;若层高为 0,则返回当前节点,该节点的 key 大于所查找节点的 key。
综合来说,就是利用稀疏的高层节点,快速定位到所需要查找节点的大致位置,再利用密集的底层节点,具体比较节点的内容。
插入
插入操作借助于查找操作实现。
- 在查找的过程中,不断记录每一层的前任节点,如图中红色圆圈所表示的;
- 为新插入的节点随机产生层高(随机产生层高的算法较为简单,依赖最高层数和概率值 p,可见下文中的代码实现);
- 在合适的位置插入新节点(例如图中节点 12 与节点 19 之间),并依据查找时记录的前任节点信息,在每一层中,以链表插入的方式,将该节点插入到每一层的链接中。
链表插入指:将当前节点的 Next 值置为前任节点的 Next 值,将前任节点的 Next 值替换为当前节点。
|
|
删除
跳表的删除操作较为简单,依赖查找过程找到该节点在整个跳表中的位置后,以链表删除的方式,在每一层中,删除该节点的信息。
链表删除指:将前任节点的 Next 值替换为当前节点的 Next 值,并将当前节点所占的资源释放。
迭代
向后遍历
- 若迭代器刚被创建,则根据用户指定的查找范围[Start, Limit)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跳表节点;
- 若迭代器处于中部,则取出上一次访问的跳表节点的后继节点,作为本次访问的跳表节点(后继节点为最底层的后继节点);
- 利用跳表节点信息(keyvalue 数据偏移量,key,value 值长度等),获取 keyvalue 数据;
向前遍历
- 若迭代器刚被创建,则根据用户指定的查找范围[Start, Limit)在跳表中找到最后一个符合条件的跳表节点;
- 若迭代器处于中部,则利用上一次访问的节点的 key 值,查找比该 key 值更小的跳表节点;
- 利用跳表节点信息(keyvalue 数据偏移量,key,value 值长度等),获取 keyvalue 数据;
内存数据库
在介绍完跳表这种数据结构的组织原理以后,我们介绍 leveldb 如何利用跳表来构建一个高效的内存数据库。
键值编码
在介绍内存数据库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内存数据库的键值编码规则。由于内存数据库本质是一个 kv 集合,且所有的数据项都是依据 key 值排序的,因此键值的编码规则尤为关键。
内存数据库中,key 称为 internalKey,其由三部分组成:
- 用户定义的 key:这个 key 值也就是原生的 key 值;
- 序列号:leveldb 中,每一次写操作都有一个 sequence number,标志着写入操作的先后顺序。由于在 leveldb 中,可能会有多条相同 key 的数据项同时存储在数据库中,因此需要有一个序列号来标识这些数据项的新旧情况。序列号最大的数据项为最新值;
- 类型:标志本条数据项的类型,为更新还是删除;
键值比较
内存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项都是按照键值比较规则进行排序的。这个比较规则可以由用户自己定制,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在这里介绍一下系统默认的比较规则。
默认的比较规则:
- 首先按照字典序比较用户定义的 key(ukey),若用户定义 key 值大,整个 internalKey 就大;
- 若用户定义的 key 相同,则序列号大的 internalKey 值就小;
通过这样的比较规则,则所有的数据项首先按照用户 key 进行升序排列;当用户 key 一致时,按照序列号进行降序排列,这样可以保证首先读到序列号大的数据项。
数据组织
以 goleveldb 为示例,内存数据库的定义如下:
|
|
其中 kvData 用来存储每一条数据项的 key-value 数据,nodeData 用来存储每个跳表节点的链接信息。
nodeData 中,每个跳表节点占用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每一个字节分别用来存储特定的跳表节点信息。
- 第一个字节用来存储本节点 key-value 数据在 kvData 中对应的偏移量;
- 第二个字节用来存储本节点 key 值长度;
- 第三个字节用来存储本节点 value 值长度;
- 第四个字节用来存储本节点的层高;
- 第五个字节开始,用来存储每一层对应的下一个节点的索引值;
基本操作
Put、Get、Delete、Iterator等操作均依赖于底层的跳表的基本操作实现,不再赘述。